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热门十四篇)

2025-06-05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文学家作品摘抄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1

国民失了人格,国便慢慢失了国格。没有人愿与没国格的国合作的。我们承认别国有对猫国不讲理的地方,但是,谁肯因为替没有国格的国说话而伤了同等国家的和气呢?火星上还有许多贫弱国家,他们并不因为贫弱而失去国际地位。国弱是有许多原因的,天灾,地势都足以使国家贫弱;但是,没有人格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因此而衰弱是惹不起别人的同情的。

他借别国的猫人的口,说出上面的话。如果说狂人看到的满纸都是“吃人”二字,那么在这本《猫城记》里,我看到的全是“屈服”二字:对外国人屈服、对迷叶屈服、对不公屈服,对所谓的现实屈服,对懦弱屈服……

那两万年历史最古的猫国,可不就是当时的中国,大家做着天朝上国的梦,吸食着鸦片;那些学者喊着应该多娶几个老婆,如同“一个大星总要带着几个小星”,多熟悉!这不就是辜鸿铭说的“一个茶壶可配四个茶碗”;喊着要革命啊革命,到头来是革了谁的命,反而把哄(党派)的头领举上了皇位;外国人入侵了,皇帝和大臣先跑,还下了法令说老百姓不准跑;文物、书籍,一切只要还有点价值的,都换了钱,而这钱却叫“国魂”;为了民族大义甘愿赴死的义士,死了以后不过成了来往人的谈资:呀,那个大坏蛋抓住啦!为了什么而死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又有热闹看啦!

读的过程中,我时常觉得,长歌当哭。有些话是不能直白地写出来的,动摇民心。可是这样讽刺地写,恐怕许多人真的就当笑话看。但又或许不点破,老舍才能躲在猫国的故事里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可是情到深处,仍不免露出马脚,只看他好几次不再说“猫人”而说“人类”,以及最后“我”无处可去,还要回猫城,因为那里是“我”的家。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2




心中的顽石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温馨提示: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3



三毛,原名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曾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主要作品《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梦里花落知多少》,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


1.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2.其实活着还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3.我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4.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爱哭的时候变哭,想笑的时候变笑,只要这一切处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5.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6.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了,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的信赖。


7.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8.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9.人生的许多大困难,只要活着,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时间和智慧而已。


10.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孩子脱口而出的意见往往就是精确而实际的答案。


11.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12.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13.我们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实实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14.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15.坚持自己该做的叫做勇气,坚持自己不该做的,同样也是勇气。除了一份真诚的社会感外,你没有理由为了因害怕伤害别人的心灵而付出太多,你其实小看了别人,因为别人不会因你的拒绝而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比你强。你常因不能满足身边爱你的人对你提出的要求而沮丧,却忘了自己大的课题是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4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有趣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是由瑞典的拉格洛夫写的。

书中写了尼尔斯。霍尔哥松的经历。他被小精灵变小后,骑在公鹅马丁的背上,从瑞典一直飞到了拉普兰特。一路上他克服了许多困难和危险。最后,终于回到了家人的怀抱。

这个故事很精彩,尼尔斯。霍尔哥松太了不起了,我很喜欢他。因为他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有一次,在狐狸斯密尔要吃他的时候,他用小刀刺向了狐狸。飞快冲进森林里,脱离了危险。又有一次,当熊吃他时,他把点燃的火柴扔到了熊嘴里。我要向他学习。比如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动动脑筋,不能马上就问别人。自己也要学会思考。

尼尔斯。霍尔哥松还很有爱心,自从他变小后,就爱护小动物。途中,尼尔斯救了野雁,受到了野雁的欢迎。还救了一只小松鼠,和松鼠妈妈成了好朋友。我要向他学习,关心他人,关心同学。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我用了六天时间就读完了。我厉害吗?我非常想和他们一起飞,真希望让公鹅马丁带着我,去看看拉普兰特的风光,去看看可爱的小动物。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5

《骑鹅旅行记》讲述了顽皮的小孩-尼尔斯与雄鹅以及大雁游历各地,四海为家的故事。

尼尔斯喜欢捉弄小动物,这次他竟然惹怒了小精灵,招上了烦,被小精灵变成了姆指大的小不点。他为了大阻止家养的大白鹅与大雁一起飞走,无意中被带上了天,开始了他的旅行生活。(m.dm566.coM 66职场网)

在一场颠沛流离地旅行中,尼尔斯吃了不少苦,但也长了不少知识,改正了许多毛病。他为了大雁三番五次与狐狸思密尔斗智斗勇,为了自已许下的诺言四处寻找救命之人,为了保护朋友放弃了恢复原身。在危险的经历中,也浙浙养成了他主动帮助动物朋友的习惯,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个热爱动物、关心动物、乐意帮助他人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它们中有许多是对人类有益的,但至今仍有一些人为自已的利益去猎杀动物,残忍地对待动物。我想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少了动物,我们人类该会多冷清,让我们一起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6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7

读完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后,又查找翻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品背景是在中国发生九一八事件之后,当时国内政治正值黑暗不堪、时局混乱的时期。

这部作品可谓是从自序开始就充满着浓浓的讽刺气息。他这么说道:“《猫城记》是个噩梦,为什么写它?的原因:吃多了。”老舍先生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大大的讽刺,因为吃饱撑的写了它。当然我们都知道并非如此,通过反讽,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悲痛。借描写火星猫人民族的衰亡,影射旧中国政府的*无能、盲目自大,人民族麻木愚昧和崇洋媚外的奴才心理。

对于猫城真正的的写作动机,老舍先生自己这样说过:“我之所以揭露他们(猫人)的坏处,原是由于爱他们,也是无可否认的。我爱他们,惭愧!我到底只能讽刺他们了。”可见老舍先生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8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法,领会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难点::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与朗读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的颁发就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岁月,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的学术大奖,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相关行业的学者、专业人士也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荣誉!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们也有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你们知道是谁吗?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研究从植物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温故而知新

1.新闻定义: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结构:

标题

#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有价值、核心的事实概括。

主体:是对#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的展开补充。

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

结语:是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

3.写新闻的注意事项:

【1】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2】#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明确。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3】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4】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或背景或结语。

【三】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明确:

【1】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2】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

【1】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2】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

【3】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明确: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四】拓展交流

围绕诺贝尔奖奖项的由来、奖项设置、评选流程、颁发奖章、华人获奖、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等话题,充分交流。

【五】小结

1.主题: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写作特色:

语言简练,内容真实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摘抄 篇9

如果说《小王子》是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话书,那《猫城记》就是部写给小孩子的近代史。

老舍先生反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未来科幻之名,述当时国情之实。我相信任何一个对20世纪中国前五十年历史有了解的国民读这本书都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那段历史的屈辱与灾难。而当时的老舍先生又是以怎样悲痛的心情,用如此犀利残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祖国的沉沦。幸好我们中华民族挺过了最艰苦的岁月,没有像书中的猫国一样亡国灭种。但我们当代人须得谨记历史教训,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努力!

最后我想对老舍先生说,这盛世,如您所愿!

本文来源: http://m.jz139.com/j/5805443.html

推荐访问